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象山亚帆中心灯塔气象站。(周联荣 厉晓杭 摄)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象山亚帆中心自动气象站。

(倪永森 厉晓杭 摄)

▼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和分析研判,为赛事提供科学依据。

(厉晓杭

金净 摄)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傅华英

第19届亚运会脚步临近,公众对这场体育盛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选手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身体状态和心态,外界环境也非常重要。比如,气象条件就会对整个比赛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所承办的帆船、沙滩排球两项赛事都在室外举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做好亚运气象服务保障至关重要。

近日,我市召开《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气象预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论证会和《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气候风险评估报告》评审会,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亚运气象中心、市第19届亚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专家以及来自体育系统的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通过缜密的论证、评审和分析研判,为赛事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亚运会赛事智能气象服务系统和亚运场馆气象站在我市的建成投用,气象研判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亚运会期间,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两项赛事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

数据越详细越有利于科学安排比赛

天气预报是否及时、准确,不仅影响到各项赛事的安排和进程的推进,也与赛事能否安全有序进行息息相关。

“帆船和沙滩排球这两项赛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高,加上9月又是台风活跃期,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因素多,可能会对赛事的正常进行以及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带来影响,分析研究赛区气象条件和高影响天气,对赛事组织来说十分必要。”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涂小萍表示,亚运会宁波赛区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亚运会帆船和沙滩排球比赛项目对风速、风向、降雨、能见度和沙温等要素的需求;二是台风、东风波、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赛事运行及相关活动的影响;三是公众观赛、出行、旅游等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四是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决策和城市运行管理上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对帆船运动来说,风是“动力”,水是“路”,帆船运动是靠风在帆上产生动力推动船前进的,因此风是帆船运动的最主要条件,对气象条件要求较高。涂小萍介绍,影响帆船比赛的主要因素有降雨、风向、风速、雷电、能见度等。帆船比赛一般要求风力(平均风)持续维持在3米/秒至11米/秒之间,风向摆动小于50°,能见度在1200米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比赛才能进行。当风力过大(平均风>11米/秒或阵风≥20米/秒)时,出于安全考虑会停止比赛。

此外,帆船运动还要求尽量避开雷雨等灾害性天气。在一轮比赛中,若风向摆动大于50°,从比赛公平角度考虑,将停止比赛。

对于宁波赛区气候特征,《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气候风险评估报告》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报告分析显示,9月10日至25日亚运会期间,宁波赛区白天时段气候总体适宜,但存在台风、强对流、东风波等天气系统影响风险。

最受公众关注的是赛事期间的台风影响概率。1991年至2020年的9月10日至25日,影响象山的台风共有22个,年平均台风影响日数2天,最多5天(1991年、1992年、2001年和2016年),最少

0天(1993年至1997年、2002年、2009年至2011年、2015年、2020年),台风影响概率为13.3%。

在降水方面,宁波赛区平均雨日(日降水量≥0.1毫米)6.5天,年际变化大。平均降水量112.2毫米,降水量地区分布由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平均降水概率为40.6%,大雨及以上(日降水量≥25毫米)概率为7.5%;有降水时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占比为81.5%,大雨及以上占比为18.5%。

在气温方面,宁波赛区平均气温22.5℃至24.9℃;平均最高气温25.6℃至28.5℃,平均最低气温20.2℃至22.7℃;极端最高气温33.3℃(2017年9月11日)。地区分布上,沿海地区气温略高。

在风力方面,宁波赛区日平均风速4.2米/秒至5.6米/秒,日平均阵风10.5米/秒至14米/秒,风力年际间差异较大,受台风影响时8级以上大风持续时间长,阵风超过12级;主导风向为北-东北风。帆船赛场白天时段平均风速4.1米/秒,其中10时至17时风力较大,总体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倒U形分布。

赛事完成率气象条件分析表明:不适宜沙滩排球比赛天气出现概率较小,仅为5.7%。但风对帆船比赛影响较大,风向摆动超过50°的概率为9.3%,风速不适宜的概率为31.9%,其中风速小于3米/秒的概率为30.2%。

“气象部门会把详细的数据提供给运动员,并提出指引。”世界帆联竞赛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级裁判员鲁启东认为,宁波赛区提供的气象数据较为详实,对赛区的气候和天气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安排最合适的比赛时间,为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最佳发挥提供科学依据。

实时数据“分钟级”采集传输

将推出三大类21种气象服务产品

重大体育赛事活动需要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对气象预报精准度要求较高。

3月18日,全省56个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竞赛场馆以及5个亚运村、亚运分村(运动员分村)自动气象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亚运赛事专项气象观测全覆盖。“象山亚帆中心附近增设了自动气象站,赛事期间数据采集频次为每分钟一次,实时数据通过移动通信和北斗通信‘双链路’传送至市气象局、省气象局和赛事组委会。”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副主任许皓皓表示。

宁波正在构建全方位的气象保障体系,推进亚帆赛区气象监测设施全覆盖。目前,我市在赛区周边建设了灯塔站、灯桩站、船舶站、区域气象站和沙温站等11个站点,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赛区及周边的温度、湿度、雨量、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沙温气象站还可对沙滩排球场地沙子表面和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结合宁波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象山县域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温雨气象站、海温观测站、沙温观测站和全天空要素仪共97个站点数据资料以及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组建了立体气象监测网,对影响帆船和沙滩排球项目的气象条件进行全方位监测。

“聚焦智能化、精细化服务,气象部门将在赛前、赛中对各气象要素进行全时段预报服务,为赛事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市气象局局长杨忠恩表示,今年2月18日,我市组建了宁波赛区气象台。重点围绕帆船和沙滩排球比赛,公众观赛、出行、旅游,灾害性天气对赛事运行及相关活动的影响、决策以及城市运行管理等四大需求,气象部门推出了涵盖火炬传递、开幕式、赛事期间、闭幕式、高影响天气等的面向赛事、公众和决策的三大类21种气象服务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气象现场服务组设置了帆船服务小组和沙滩排球服务小组,帆船服务小组进驻亚帆中心,面向亚组委、运动员及随队人员、技术官员等提供现场解说和保障等服务。

3月20日,杭州亚运会赛事智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上线试运行。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筹办、比赛期间,该系统将提供气象监测数据和预报预警产品,短临产品最小时间分辨率可达到分钟级。

“宁波赛区正在积极做好对接发布。”市气象台台长郭建民表示,亚运会赛事智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服务产品的加工、集成和共享。借助该系统,预报预警服务在时间上将做到无缝隙,空间上达到场馆、亚运村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开辟口袋气象亚运频道,并建立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关注赛事安全和赛事完成率

宁波加强气象应急服务保障

宁波赛区气候风险评估表明,台风影响概率为13.3%,大雨及以上显著性降雨概率为7.5%。市气象台副台长丁烨毅建议:充分考虑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对赛事的影响,制订应急预案,建立“熔断机制”。

对于赛事完成率,2006年至2021年的资料分析表明:9月10日至25日(亚运会同期)平均适宜日数10天,最多15天(2008年),最少2天(2013年);9月14日至21日(亚运会帆船比赛同期)平均适宜日数5.2天,最多7天(2008年、2011年和2017年),最少0天(2013年)。

对此,丁烨毅建议,气象条件尤其是风力不足对比赛完成率影响较明显,需要充分考虑弱风对帆船比赛的影响,做好相关预案,构建冗余(备份比赛日)机制,确保高比赛完成率。

针对火炬传递、开闭幕式和帆船、沙滩排球两项比赛,我市将采用“131”梯次化预报预警模式,即:提前1天影响提示,提前3小时警戒提醒,提前1小时精细预警,同时预报影响结束时间。

丁烨毅表示,当可能出现台风、暴雨、东风波、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时,我市将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模式,加密会商和产品服务。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