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高雅丽 见习记者 辛雨
连日来,我国多地持续迎来高温“灼烤”。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为何今年全国会有大范围的极端高温天气?我国高温事件发生时间是否过早?对于这些问题,多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我国高温事件发生时间确实有提前的趋势,并且发生强度、持续时间及发生频率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但依然还在正常的时段内。
此前,汤加火山喷发带来了全球是否会进入“无夏之年”的疑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指出,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变暖是大趋势,它依然是全球气温升高的“始作俑者”。
副热带高压造成高温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了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
这场持续高温使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影响。
印度气象局报告,4月印度中部的平均最高温度达到37.78℃,是过去122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美国数十个州迎来“史上最热”夏季,多地气温打破高温纪录;而热浪袭击下的欧洲多国,如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克罗地亚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山林大火。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符娇兰指出,我国高温天气与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有密切关系。
“7月初,伊朗高压异常发展,并向东移动影响我国西北及西南地区;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西伸增强,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受高压脊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盛行下沉气流,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再加上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符娇兰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君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系统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经常发生。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相比上世纪中后期,近几年我国夏季高温天气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都有明显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的强度明显增加,进一步助推了我国一些城市夏季高温天气增多、增强的趋势。
“拉尼娜”影响雨季进程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正常年份。而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容易偏北。
今年我国进入夏季以来,南方地区热对流现身,“下开水”模式也已开启,拉尼娜事件是否是背后的主要诱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袁媛表示,拉尼娜事件并不是导致本轮全球高温的主要原因,但它影响了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我国雨季进程,导致南海夏季风暴发偏早、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偏早、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入梅均偏早,也为近期珠江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
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受东亚夏季风异常水汽输送及区域土壤、植被水分蒸散的影响,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频繁出现极端高温高湿天气。
王君表示,相比高温低湿天气,高温高湿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尤其需要警惕热射病等疾病的发生。
在高温高湿天气下,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及时有效补充水分,适度休息,注意防暑降温。
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各机构预测,今年年底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达到60%。
魏科表示,2020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目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这个情况持续到年底,很大程度上不会形成较强的拉尼娜事件。
“不过我国处在中纬度地区,是典型的季风区,海洋的影响和其他因素会混合在一起,影响我国气候。随着南海台风季的到来,我国的天气系统会往北推,最终可能导致华北和华南地区降雨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魏科指出。
极端天气可能成为“未来的预兆”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说,由于气候变化,热浪来得更早。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
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未来全球绝大部分有人口居住的地方都将出现更多、更强、更持久的极端高温。
即使最终实现1.5℃温控目标,也无法完全避免这种风险。
王君表示,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随着未来全球气候进一步增暖,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概率和强度都将有所增加。
当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达到一定幅度,目前一些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会常态化。
2022年,一篇发表于《创新》(The Innovation)的论文对36个国家、717座城市47年(1972—2018)的气象和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温度剧烈波动加剧高温所致的死亡风险。
论文作者表示,未来的高温预警系统应同时将极端高温天气和温度波动程度纳入考量,并通过分级预警制度高效、合理地分配资源,以降低高温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我们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升温,同时要加强应对工作,做好极端天气预警,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魏科指出。
《中国科学报》 (2022-07-21 第1版 要闻)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