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海拔5896米!昆仑山脉最高气象站,因何而建?

原创 中国气象 中国气象

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在昆仑山海拔5896米的卧龙岗布设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正式建成,刷新了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的纪录。至此,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地区阶梯式气象观测网基本搭建完成!

01. 为何在昆仑山巅建设气象站?

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呈现明显“变暖变湿”的特征,且南疆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多。位于青藏高原北坡的昆仑山是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和高原水汽能量的关键区。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水汽能量演变,揭示其变化的可能机制及其造成的可能影响,是现实意义重大的科学前沿课题!

此次建站的卧龙岗,地处藏北高原与昆仑山脉之间,位于西风和季风两支大气环流交换的主通道上。卧龙岗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昆仑山地区在气象观测数据记录上的空白和监测盲区,将为研究高海拔天气过程、气候变化以及昆仑山独特降水特征等,提供珍贵气象资料。

建站人员在卧龙岗气象站前合影 摄影/王小飞

02. 是谁?在“生命禁区”建站

2023年8月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向着更高的卧龙岗发起“冲锋”。

海拔5896米,一个连牦牛都无法攀登的数字,气象设备只能靠人力搬运。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继2022年8月于中昆仑山建成海拔5212.7米的独尖山站后,面临的又一挑战。

山体陡峭,搬运拆分后的仪器需要靠人力绳索牵引 摄影/王小飞

高原天气复杂多变,刮风、降水、低温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建站人员在山上的工作时间大大减少。持续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嗜睡、耳鸣、呕吐、头疼等症状,时刻伴随着他们。

建站人员因高原反应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情况 摄影/王小飞

为了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气象局局长王小飞带领5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队伍,在海拔4000多米的民黑公路项目部工程用房安了“家”,一住就是十几天。

每天,他们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脚下如同踩着棉花,吃不上力;厚厚的冻土层以及强烈的高原反应,导致建站需使用的铁锹、镐头无法发挥作用。建站人员只能跪在地上,用起子、钢筋,一块一块翘起冻土层。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一座崭新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屹立在昆仑山海拔5896米处,刷新了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的纪录。

03. 填补昆仑山超高海拔监测空白

近年来,受来自北冰洋、印度洋及孟加拉湾水汽的共同作用,昆仑山高山区降水较多,且山区极端降水较多。为了全面探索昆仑山水汽的形成机理,加速提升南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于2020年至2023年启动昆山北坡阶梯式站点布局建设计划。随着卧龙岗气象站建设完成,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地区阶梯式气象观测网基本搭建完成。

卧龙岗山雪景 摄影/王小飞

目前,昆仑山上的10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基本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昆仑山地区在气象观测数据记录上的空白,扫除了监测盲区。

未来,昆仑山超高海拔监测数据,将为南疆乃至全疆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关数据应用于科研、服务当中,将对脆弱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具有积极意义,有力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玉素甫 王小飞

原标题:《海拔5896米!昆仑山脉最高气象站,因何而建?》

阅读原文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