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井冈蜜柚防寒抗冻三环节技术
戴明辉等
井冈蜜柚是吉安市的一大富民支柱产业。但蜜柚类果树喜温怕寒,要求极端低温不能低于-5℃。吉安市从2010年大面积发展井冈蜜柚以来,12年间遭遇了两次大冻害,分别是2016年的1月和2021年的1月,冻害对吉安市蜜柚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笔者通过多年对冻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及对防寒抗冻技术的探索,总结出防寒抗冻“三环节”技术,以期在蜜柚发展中能有效规避冻害的影响。
1 避冻技术环节
1.1 选地避冻
1.1.1 利用大水体避冻 绝对低温是冻害的决定性因素。但在不严重超出致害低温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选地来规避冻害,利用大水体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来规避冻害是其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吉安市安福县,地处县境西部的洋溪镇,在全县温度的分布中表现偏低,2016与2021年两次的冻害中,山外平地与丘陵的柚园受冻很严重,但种植在洋溪镇社上水库周边的几个蜜柚果园,仅遭受了轻度冻害,只表现轻度落叶。原因是水的比热大,在降温时能释放大量热量,从而延缓空气降温,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大水体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在有水库、大水塘、江河湖畔的地方建园,可有效规避冻害。
1.1.2 利用逆温现象避冻 2021年,在对安福县蜜柚冻害的调查中再次发现,同一地点,坡上、山腰柚园冻害轻,山脚、坡下、平地柚园冻害重。在横龙镇盆形村,定植仅一年的20hm 2 谢家岭柚园,海拔130~182m,几乎没有冻害,而附近海拔90~120m的平地、山脚地,无论是幼园还是投产的成年园,都发生较重冻害。山坡逆温层防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冷空气的比重大,会沿坡面下沉到山脚、谷地、平地、盆地,山下原有较暖的空气受挤上升而形成逆温层,因此在冻害多发的地方发展井冈蜜柚一定要充分利用有逆温层的山腰缓坡处建园。山脚、谷地、低洼盆地等地方会有冷空气沉积,当寒潮到来时,这些地方冷空气沉积,冻害严重,因此要避免在这些地方建园。
1.2 营造防护林带避冻
经调查发现,靠近防护林的几排树冻害情况相对要轻。原因是风能加快树体水分散失,水分散失带走热量,加重冻害,因此避风是防冻的措施之一。防护林能大幅降低风速,寒冷季节可提高果园温度0.7~3.5℃,对果园防寒有重要作用。防护林的防护范围为树高的15~20倍,根据南方常用防护林树种的高度,可按100~200m的距离配置。林带要有一定厚度,每带栽3~5行,尽可能垂直主风向配置。
1.3 大苗定植避冻
多次冻害调查发现,幼树的冻害比成年树重。主要是幼树枝叶少,种植分散,抗寒性差,受环境影响大,易遭受冻害,许多幼龄柚园常常在-3~0℃就出现严重冻害,而4年生以上的投产柚园在这种低温情况下受影响较小。冬季-3~0℃的霜冻天气在吉安各县市比较常见,避免幼龄柚园的冻害关系到柚园的正常投产。近年来,吉安市推广大苗移植,对幼龄柚园的防冻效果明显。将出圃的柚苗在装有营养土的专用塑料袋或可降解的布袋中集中假植1~2年,育成大苗后,再带土定植于园中。幼苗在假植期间可选择微域环境好的地方集中栽植,在寒潮来临时能采取灌水、盖棚、加温、保温等措施,确保幼树不受冻害,从而避免了幼龄期间因抗寒性差产生冻害的问题。
2 抗冻技术环节
2.1 培养健壮树势抗冻
因为蜜柚喜温怕寒的特性,除暖冬年份外,在霜冻情况下,幼龄树、地势条件不好的成年园往往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冻害。根据观察,在-5~0℃的低温情况下,树势健壮的树体对霜冻的抵抗力强。在-3℃左右霜冻天气情况下,管理好、树势健壮的柚园冻害少,而管理差、树势弱的柚园冻害发生严重。但当低温达-7℃以下时,树势强弱与否与冻害程度没有明显差别。由此可见,健壮树势的抗冻效果也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低温超过树种的忍受范围时,发生严重冻害不可避免,因此,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地适树,选择合适品种发展是防寒抗冻的关键 。
培养健壮树势,首先在建园时打好基础,要下足下好基肥,做到大穴大肥,分层施肥,足量施肥,施腐熟有机肥。避免将有机肥放在穴底,上面全覆以生土,在不能实行分层情况下要采取措施实现土肥相混。二是要深翻扩穴改土。柚园多建在红壤丘陵坡地上,土壤肥力差,需要改良。随着柚树的生长,建园时定植穴的有机肥已不能满足树体生长需要,须进一步深翻扩穴,即分年度逐步将原有定植穴扩大,施入有机肥,改善果树根际土壤,培养良好根系,从而培养壮健树势。三是要合理追肥。幼树在每次新梢施催芽肥和壮稍肥,要重视适时促放早秋梢,在7月中旬施促梢肥,通过抹芽放梢技术促发整齐的8月早秋梢,使秋梢充分壮实。柚树喜发晚秋梢和冬梢,为防冻害,应分批及时抹除。成年柚园挂果后消耗很大,在采果前后一星期内要及时施采果肥恢复树势,以利越冬。
2.2 预防病虫害防治抗冻
病虫害特别是红蜘蛛的危害会削弱树势,加剧冻害产生。许多蜜柚果园红蜘蛛控制不好,主要有用药不当、打药不仔细等原因。幼树潜叶蛾危害重,受害叶片扭曲,方便红蜘蛛躲藏,不利防治,要结合抹芽放梢措施,做好红蜘蛛等病虫的综合防治。
3 冬季管理防冻技术
3.1 抹除晚秋梢和冬梢
蜜柚幼树有持续抽梢的能力,喜发晚秋梢和冬梢,暖冬年份11月也会有新芽萌发。但8月底以后抽发的新梢往往不能充分老熟,遇低温就会冻坏,不仅消耗营养,冻害产生的冻伤枝会降低树体的抗寒力,加重冻害程度。及时抹除晚秋梢和冬梢,减少营养消耗,强壮树势,可提高抗冻能力 。
3.2 树干刷白、树蔸雍土
入冬后至12月上旬,对树干进行涂白,有一定的防寒效果。涂白剂配制:用生石灰10kg,硫磺粉1kg或结晶石硫合剂0.25kg,食用盐0.25kg,面粉0.25kg,少许植物油,水适量,调成糊状。培土雍蔸,根颈部对温度变化敏感,堆土后可使其处于正常温度中,即使上部枝干冻死,根茎处的隐芽仍可萌发恢复树冠,该措施在大冻年份非常重要。培土高度可到主干分枝处,一般要到30cm以上为好。雍蔸的土壤要求疏松、细碎,不要太湿或过粘,从行间或畦沟取土。雍蔸于12月中旬前完成,在翌年惊蛰前后要及时扒开土壤,避免高温高湿造成烂篼。1~3年的小树雍蔸容易做到。成年大树可根据天气预报酌情采用。雍蔸同时在柚园覆盖橘梗、稻草、杂草、树叶、绿肥或塑料薄膜,可减少地面辐射散热,可提高霜冻天气的防寒效果。
3.3 树冠覆盖
覆盖防冻不同于塑料大棚对温度的控制。大棚空间大,增温慢,保温效果好。简易的树冠覆盖防冻要遵循降低昼夜温差的要求。据笔者多年观察,降低昼夜温差有利防冻。在对南坡与北坡的冻害调查中发现,北坡的冻害轻,南坡的冻害重。从冻害产生的温度变化来分析,在霜冻情况下,南坡的温度变化幅度大,昼夜温差大,北坡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一些种在同一个园中有大树遮蔽的柚树,光照条件下差,冻害反而轻。山地北坡及树荫下的树冻害轻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小。通过多年各地树冠覆盖防冻发现,遮阳网覆盖效果最好,编织袋与塑料薄膜最差,稻草覆盖效果不明显,遮阳网具降温的作用。在冬季霜冻天气中,白天太阳光强,温度高,遮阳网能把温度降低,昼夜温差缩小。遮阳网在夜间又有一定的避风避寒作用,且其有一定的透光性、透水性,有较好防冻作用。
每年冬季都有一些柚园用编织袋套在幼树上防冻,结果却更加严重。个别柚园在天气预报告知寒潮来临前用薄膜覆盖树冠,结果2~3天内就出现灼伤,寒潮过后,树体表现为严重的冻害。编织袋与薄膜覆盖防冻的危害在于晴天袋子或薄膜会使温度增加迅速,里面温度过高直接对覆盖的枝叶产生灼伤。夜间降温时,覆盖的编织袋、薄膜因空间小,热量会迅速散去,与外界温度相当,起不到防寒的作用。昼夜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形打乱了树体的生理活动,造成抗逆力降低,从而产生严重冻害。且编织袋不透光,长期覆盖不利树的生长。有的柚园用稻草包裹幼树,春天解开时叶片全部黄化,落叶严重,是因为树体长期没有阳光照耀造成的结果。遮阳网覆盖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一般在12月上中旬,霜冻天气来临前,在树冠外围搭拱架或三角架,然后将黑色遮阳网围上并固定,要全围,盖及地面。
3.4 冻前灌水与喷施抑蒸剂或叶面肥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在降温和结冰的时候可放出热量,冻前5~7天灌足水,可减缓冻害期间果园温度急剧下降。水分散失会带走热量,加重冻害,喷施抑蒸剂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从而减少树体热量散失,保持叶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5 熏烟防冻
霜冻天气熏烟有明显的防冻效果。2016年1月25日霜冻期间,据安福县气象站的观察数据,安福县利平家庭农场所处的山庄乡,最低温达-7.5℃,该农场在24~26日夜间在金兰柚园进行熏烟防冻,每667m 2 熏4堆,熏烟后园内温度比园外温度高出4℃,2016年安福县各地柚园都遭遇程度较重的冻害,但利平家庭农场的柚园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当年还获得高产。2021年1月,山庄乡最低温达-6.3℃,利平家庭家农场继续采用熏烟方法防冻,柚园经霜冻后仅表现落叶较重,末级枝梢并没有冻坏,春季恢复良好 ,预计有一定产量。与其处同一区域的其它未熏烟的柚园,不仅落叶严重,而且末级枝梢甚至骨干枝都冻坏。由此可见,遇强寒潮天气,夜间熏烟可降低霜冻危害。熏烟的烟堆要多,每667m 2 果园烟堆4~6堆,熏烟要在临界温度来临前开始熏烟,要熏到次日天亮日出时为好,因此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一般只有当气温降至-5℃以下的霜冻天气时才采用。熏烟材料可用谷壳、杂草、秸杆等,熏时不能有明火。如果夜晚熏烟不能延续到日出,则可在下半夜点烟,因为霜冻天气下半夜到日出这段时间温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