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在广州黄埔洪圣沙码头举行“向阳红05”船交接船暨入列仪式。
“向阳红05”船停靠码头
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于一体
“向阳红05”船是继“向阳红31”船后入列的又一艘3000吨级综合科学考察船,总长84.5米,型宽16.4米,满载排水量4237吨。
该船采用了多项国际先进的船舶技术,装配先进的多功能海上移动实验室,拥有深水多波束、浅地层剖面仪、船用自动气象站等调查设备以及万米地质绞车、A型架、中央泵站等甲板操控支撑设备,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于一体的现代化无限航区级综合科考船。
继承原万吨级功勋远洋调查船
“向阳红五号”船舷号
新入列的“向阳红05”船继承和使用了原万吨级功勋远洋调查船“向阳红五号”船舷号。
“向阳红五号”船自1972年入列,围绕“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奋斗目标,创造了一系列中国海洋调查史上的辉煌。
昔日的“向阳红五号”船
1976年至1980年,“向阳红五号”船曾作为指挥船五下太平洋,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运载火箭试验靶区选址、落区气象保障和数据仓回收任务;
1978年,“向阳红五号”船曾在太平洋4784米的深海,获得了第一份锰结核样品,这标志着中国跨入世界大洋科学研究的第一梯队;
1987年,“向阳红五号”船带队进入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域,完成我国承担的全球海平面联测任务,开展南沙海洋站建站的选点勘察和分析论证,并在永暑礁竖立考察纪念碑。
20世纪70年代,“向阳红五号”船正在调查作业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向阳红05”船正式入列,将与南海局现有的其他船舶组成统筹协作的科学考察作业船队,进一步提高南海局在更广泛海域的综合作业能力。
转自:南方+
来源: 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