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我国将推进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记者从1月19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获悉,我国将推进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构建温室气体观测网,尽快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能力。

上图:青海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被列为全国气象部门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在会上说,将制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和承载力脆弱区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实施方案,参与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优化气候变化工作布局,加强气候变化中心建设,开展气候变化监测和适应对策研究,发布气候变化年度公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中国气象局将制定“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规划。气象部门将优化气候变化科研业务体系格局,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气候变化中心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和打造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的业务与决策服务平台。加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支撑。发挥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部门的作用,组织好第六次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这位负责人说,将推进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尽快提升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能力。统筹国家气候观象台、大气本底站和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提升地—空—天基一体化温室气体综合监测能力,研发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气溶胶等大气成分变化产品,提升区域和城市碳中和潜力监测评估能力,推动实现城市碳收支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国家气候中心最新评估显示,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且开发潜力巨大,科学利用风、光资源,挖掘其潜力,可以有效支撑未来我国的能源需求,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保障国家气候安全。据评估,即使目前所有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均能实现其承诺,全球温度在本世纪末仍将比工业化前升高2.1℃,因此适应气候变化仍是紧迫且必不可少的应对措施。气象部门将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监测预警和评估,部署建设“十四五”我国承载力脆弱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气候服务、生态气候评估服务、大气污染气候预测评估,以及脆弱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风险预警等业务体系,有效管理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潜在风险。

上图:2020年6月3日,四川省宜宾市气象站气象观测员王林,在气象站释放探空气球。(庄歌尔/人民图片)

此外,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技术等方面推动加强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和相关领域重点科技研究计划任务设计。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刘毅)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