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南通军山气象站粗介 军山气象台旧址,军山气象台建于民国6年

军山气象台,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

军山气象台是中国历史上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是在张謇(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基础上于1916年10月建成的。位于风光绮丽的江苏省南通市狼山东南,可见到江边五山之冠的军山顶端的一处古建筑,即是军山气象台。

军山气象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气象科普的好去处。简介:南通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气象学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在此基础上1916年10月建成"军山气象台"。

 

军山气象台[2]是国人自办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始,被称为"中国私家气象台之鼻祖"。在风光绮丽的江苏省南通市狼山东南,可见到江边五山之冠的军山顶端的一处古建筑,即是军山气象台。气象台以四角红瓦为顶,故从军山脚下望去,宛如翠木林中一朵盛开的红莲。登上气象台视野极为开阔:西望狼剑诸山;南瞰长江波涛无垠;东望则是南通市开发区林立的建筑地理位置。

 

气象台位于31°57'35/N、120°53'17//E,海拔118.4米。台内装备有风向、风速自记机、自记雨量计、福尔墩气压表、勒母勒聚氏天气预报计等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气象仪器,并装有电话和无线电台。

 

1917年1月1日气象台开始观测,该台不仅测雨量、风向、气温、湿度等气象数据,还测报潮汐和天文数据,而且展开南通气候研究等科研工作,并创办了气象季刊。二十年代该台自制的赤道晷、雨量器、日照计、指星仪先后在南京和上海举行的展览会上获奖。

 

从1918年起气象台每年编年报一册,发表一年的观测记录和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月报、季报,这些附有英文的刊物与40多个国家的气象台交换。该台第二任台长陈酒曾回忆:当时军山气象台之设备国内固属仅见,国际间亦有相当声誉,曾列入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中。

 

当时军山气象台每天在南通报上发布天气预报,这是南通乃至江苏气象史上的第一页。气象台还根据观测和科学研究成果展开科学普及工作,解释气象现象,破除迷信,发展历史。

1926年7月张謇逝世后气象台更名为"南通学院农科军山气象台"。1935年1月又由江苏省建设厅接管。1938年春日军侵占南通气象台遭严重破坏,大量珍贵资料设备被日寇抢夺,损毁气象台破败不堪。解放后军山气象台改建为南通市气象局。

 

1949年5月1日南通恢复测候工作并持续至今,后气象局迁入市内,军山气象台原址不再承担气象功能。现在南通市气象局已成为拥有7个科室,60余名工作人员和健全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的地市级气象局。

1997年初国家气象局认定南通军山气象台为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气象台,南通市政府将其旧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在狼山风景区主持下,将军山气象台建筑按原状修复,"仰窥象纬抬头易自有云雷绕膝生"。现在游人来此既可饱览军山风光,又可了解中国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历史。

 

军山气象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气象科普的好去处。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