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水稻田上,秧苗随着微风轻轻摇动,一只只稻田鸭正躲在岸边的绿荫下乘凉,清澈的水面下,鱼儿和虾蟹正在游泳……走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稻田中,一派田园风光惹人陶醉。
这是今年7月记者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看到的一幕。如今,稻田里产的新稻,已进入北京的千家万户。
“扎赉特旗是产大米的地方,而且是产好米的地方。”好力保镇水田村水稻种植大户、魏佳米业总经理魏建明指着大地上的稻田,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家乡。
扎赉特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西缘、嫩江右岸。这里地势平坦、黑土层厚,日照充足,积温高,有利于水稻的营养积累。“像我们的稻米,春天用的大兴安岭融化的雪水,夏天用的是山间的雨水,生长的时候不加化肥农药。煮出来的大米香味儿更浓,吃着也更安全。”
不过,守着一片好稻田的扎赉特旗,此前却没能打造出自己的大米品牌。
扎赉特旗大米产量少,全旗90万亩水稻田,年产出加工成米也就30万吨,远远不够北京的供应量。“大一点的超商都满足不了。过去我们多次联系、开发北京市场,却都以失败告终。”魏建明说。
去年,扎赉特旗将“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推进北京市场。消费者在订制认领基地任意挑选一块心仪的稻田,根据稻米品质,订制认领价格为6600元或12000元不等。到了秋收时节,这一亩田里的所有大米,将通过快递直接将大米配送到顾客家中。如果长势好,一亩田可以产400斤左右大米,够三个家庭吃一年。
这种区别于直接购买上市农产品的消费扶贫形式,被称为“参与式”消费扶贫。
如今走在好力保镇的田垄上,田地前竖起了一块块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认领人的姓名。“这些都是北京市民和商家认领的稻田。”魏建明说,为了能让市民亲眼看到自己一亩田的长势,田间地头里还安装了80个直播摄像头,昼夜不停慢直播。“高清监控,实时现场直播,还能看一年的回放。说的再好,不如亲眼看。”
“一亩田”的田间日常管理由基地负责,田地不施化肥,不喷农药,采取稻鱼、稻鸭、稻蟹共养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田里头建起了小气象站,降水多少,空气温度、湿度,全部能监测测出来。一个个驱蚊灯用生物驱虫的方法,将蚊虫吸引到灯光处,再用风扇打落到地上,这样害虫又成为庄稼的养料。
2018年4月,北京市丰台区与内蒙古扎赉特旗建立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同年,丰台区注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100万元,支持扎赉特旗水稻种植企业魏佳米业产业发展,丰台区与魏佳米业共建“丰台区对口帮扶扎赉特旗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扎赉特旗京蒙扶贫协作特色农产品基地”,当年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
丰台区挂职干部,扎赉特旗副旗长刘建介绍,去年5月举行的一场“丰台区o扎赉特旗京蒙扶贫协作推介招商会”上,丰台区的各家餐饮机构和市民现场订制认领“我在扎赉特有一亩田”100多亩,让“一亩田”打开了北京市场。通过订制认领模式,当地农民每亩稻田每年可增收1500元。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民在扎赉特旗已经认领1600余亩,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10户350人。
小小的“一亩田”,打响了扎赉特大米的知名度,也推动扎赉特旗水稻种植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去年,魏佳米业网店销售量增长3倍多。老厂房不跟不上生产的增长,就把稻田旁边的包装车间进行了扩建。全国网购的大米在这里打包后,当天就可以搭着快递车发货。
企业的生意做大做强了,水田村里的贫困户也跟着得了不少实惠。村民王宝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魏佳米业的车间内负责为大米打包。不仅有工钱拿,自家种的大米,魏佳米业也会帮着销售,每亩地可以多挣100块钱。“原来一年收入也就两万多,现在能挣三四万了。生活现在有盼头了!”
如今,通过“一亩田”的推广,兴安盟大米已经被很多北京市民端上餐桌,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去年,魏佳米业在北京的销售额达到了2500万元。而在两年前,这个数字还是零。“是京蒙扶贫协作为我们搭建了进入北京市场的‘绿色通道’”魏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