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春分,在这里测定

开栏的话

连日来,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震惊世人,让人们对神秘古蜀文明有了更多了解。其实,威海的历史也很久远,曾创造了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又有自己特色的古代文明,是海岱地区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6000余年前境内就有土著人活动。

截至目前,威海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60余处。今起,Hi威海客户端带您走进我市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文明遗址,感受我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遗址档案】

名称:旸谷山遗址(旸里店遗址)

地点:文登区界石镇旸里店村北旸谷山顶

年代: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至4500年)

基本情况:发掘发现并清理石棺墓15座,出土罐、壶、纺轮、石凿等陶器和石器40余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很多人从小就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如今正值春分时节,那你知道吗,4000多年前,尧帝曾派羲仲去过文登区界石镇的旸谷山测定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2年底,我市曾在文登区界石镇旸里店村北的旸谷山顶发掘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石墓,进一步证明了旸谷山周边很早就有人居住。有专家表示,旸谷山墓地将胶东的石棺葬传统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其独特的埋葬环境具有特殊含义。

探访

旸谷山的传说流传至今

3月21日晨,旸谷山上,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阳光照耀在广袤的大地上。这一天,昼夜等长,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3月29日,春分时节还未结束,记者来到旸谷山下,还未登山,山脚下的旸里店村村民就热情地介绍起这座山的历史,“别看这座山不高,还不到100米,但村里祖祖辈辈都流传春分时间在这里测定的传说。说是尧时代的一位大臣羲仲,专门来这里观测日出。”村民柳永建说。

另一位村民盛可珍表示,早年间曾有村民在旸谷山上挖出一个石斧。后经文物部门鉴定,石斧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比村子的历史还要长很多。再后来在2012年,曾有文物部门在这里发掘过很多文物,“我老公还帮忙发掘过,好像有很多陶器。虽然没办法证明这和羲仲观测春分有啥关系,但最起码证明这里很久以前就有人居住。”

记者注意到,旸谷山位于烟威地区最高峰、昆嵛山主峰泰礴顶东北约7公里,山虽不高,周围视野却非常宽阔,尤其是日出的东向视野。早年间,记者曾留宿旸谷山,第二天早晨攀登至山顶,看到阳光从东方慢慢升起,证明此处确实观日出的效果很好。

记载

中国最古老历法诞生地

4000多年前的某一个“春分”,尧时代的大臣羲仲,极可能也来到了旸谷山,于此山迎接日出。

《尚书·尧典》曾有记载:“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羲仲就是在嵎夷的旸谷之地,测定春分(仲春)的,继而推知其它节气。山东社科院客座研究员、山东大学(威海)兼职教授于敬民说,四千多年前,尧帝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别驻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地,观测星象,判定季节,制作历法。

据介绍,嵎夷地处“东表之地”,主要包括威海在内的山东最东端。

清《文登县志》也记载:“旸谷在县西六十里,尧命羲仲宾日处。”旸谷山属昆嵛山脉,堪称胶东半岛屋脊。这里位于昆嵛山主峰泰礴顶东,风景幽静、背风向阳、气候宜人,在这里观日出,测春分是合理的。

“羲仲经过长时期不停地观测,以及带领民众耕作实践,总结出太阳在东方的运行规律和秩序,制定中国最早的历法。”于敬民表示,虽然中国最古老历法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合力而成的,但由于威海处于最东方,按照观测顺序应为中国最古老历法的最早诞生地。

“历法的产生是与太阳密切相关的。古齐地有祭祀八神之俗。其中,日主祠就在成山头。羲仲宾日传说在前,日主祠出现在后,两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于敬民说,尧时期,包括羲仲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多年。

发掘

出土40余件4000年前文物

旸谷山的历史魅力并非仅仅停留在史书的记载和传说中。上文盛可珍提到的文物发掘,便是证据之一。

2012年底,鉴于旸谷山山体石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墓葬保存环境较差,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我市文物部门组织全市专业力量对石墓进行考古发掘。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和发掘,共发现并清理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4500年)石棺墓15座,出土罐、壶、纺轮等陶器和石凿等石器40余件。

我市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说,从出土的陶器来看,既有红陶制品,也有黑陶制品,应该是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并有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特征。

对于此次的考古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认为,旸谷山墓地的发掘在区域上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与其他地区石棺墓的零星发现不同,旸谷山墓地表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习俗,对研究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认为,旸谷山墓地将胶东的石棺葬传统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其独特的埋葬环境具有特殊含义。

2013年11月,文登曾召开“旸谷山考古发现论证会”,与会专家建议把旸谷山及其周边区域作为“羲仲宾日”的重要探索地点,并建议文物部门要多角度获取资料,注意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特殊节气观察旸谷山日出情况,尤其是春分时节。

羲仲留给当地的不仅仅是传说,更是一笔实打实可发掘的财富。界石镇政府工作人员说,当地自2020年8月起开工建设了昆嵛山春分小镇项目,将融入“羲仲宾日”的历史元素,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威海和“春分”、二十四节气的渊源,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刘晓佳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