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商洛就听说商洛有个金凤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周末郊游和锻炼的好去处。尤其到了春天山上的红梅花如期绽放,远远看去红梅花林仿佛一片粉色花海。游走在花丛中,红梅树错落有致、疏影横斜,朵朵花儿淡雅清新、沁人心脾。
都说看景不如听景,如此听来,金凤山美景更是诱人,度娘告诉我:据《通志》所记,一名凤凰山,商州之主山也。其西二里许曰凤凰原。这里山势东西伸展,东到赵谷口,西到草料沟口,南麓有雷沟,山腰有黄道台之墓和烈士陵园。金凤山可谓“钟灵毓秀”,她既有秦岭的俊美,又有丹江的清韵。以土为肤,以石为骨,身披翡翠。与龟山.鹤城左中右同成一列,实为商州盆地的吉祥三宝。金凤山异放光彩,晨浴龙山晓光,夕引熊耳暮云,仰察霄汉星斗,俯视商州城廓,振翅欲飞。她是大自然赐给商山道一颗难得的明珠。
我对金凤山的向往愈加强烈,只是我们所住酒店距离金凤山还有些距离,徒步前往还是有些难度的。 可巧的是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住的酒店被政府征用作为疫情隔离酒店,我们被重新安排在了另一个酒店。酒店对面就是金凤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只是我们没有时间,只能相约晚饭后爬山。
穿过北新街,夸过一座桥,朝着金凤山的方向有一条水泥路,我们沿着水泥路缓缓而上,没走多远就被环城北路横堵面前。避开环城北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流,横穿马路,又是一个沿山缓缓而上的水泥坡。继续前行百余米,路的右边有个牌坊上书:“听涛览景”四个大字,在昏黄的路灯下依稀可见。穿过牌坊便是通往金凤山的台阶。拾阶而上,台阶两边是难以数计的坟墓,虽然显的清洁大方井然有序,但是夜幕之下依然让人心中难免有毛骨悚然之感。好在我们人多,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据说历代文人墨客,往往三五成群畅游金凤山,把酒赋诗,登高望远。以达心旷神逸抒志鹏程的极致。纯真的自然和丰富想象曾迸发出多少不朽的诗词文章。乾隆商州诗人王时叙诗就说:“千峰万岫赴商城,金凤山高旧有名,一自菊溪开秀阁,梵声不听听书声”。
我们沿着台阶径直而上,直达山顶的凉亭之下。抬头远眺,视野开阔,远处的山峦尽收眼底。对面的龟山上的路灯沿山亮起,形成一个金色的“山”字。市区的建筑尽在脚下,望江楼上的灯光辉煌无比,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直角。环城北路的路灯沿山环绕,曲曲折折,一直消失在视野不及的山的那一边。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郭沫若的那首《天上的街市》。
距离我们不远处就是商洛的气象站,想必商洛的所有气象数据都来自这里吧。
登高望远,整个商洛夜景都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心情竟然随着视野的开阔也无限舒畅开来,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得到了极限的放松。我突然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爬山微微出汗,春风拂面而来,彻底放松的我们感到了一丝凉意。由于天色彻底黑了下来,为了安全决定不走台阶,沿着水泥路下山。
途中,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亮身旁的红梅树,朵朵花蕾含苞未放,粉嫩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我想这香味应该就是王安石所说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那种香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