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刘瑞朝 (图片由嵩山气象站观测员孙阳阳提供)
这轮强冷空气过程,带来罕见的低温,郑州更是以-11.1℃的气温,创造了近27年的最低值。那么,这个气温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为什么和有些网友测出的气温不一致?甚至要比身体感受到的气温要高呢?首先需要了解气温的测量办法。气温测量全世界通用的办法,是百叶箱测温。百叶箱为木质结构,四壁做成双层百叶窗式,箱底和箱顶是由数块高低不同的木板做成,顶上覆盖防雨顶板。百叶箱箱体涂成白色,利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四壁和顶层、底层的结构完全可以保障箱内外空气的自由流通,还能避免降水和强风的影响。
百叶箱设置是很有讲究的。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阮祥说,一方面,百叶箱用支架安置在观测场内,高度为1.5米,1.5米是人类活动的高度,百叶箱测量的也是人体活动高度的空气温度。另一方面,百叶箱可以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还能避免强风、雨、雪等影响,同时适当通风,这样一来,外在的干扰因素都排除掉了,测量出的就是空气的气温。
目前,气象部门测量气温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百叶箱内安装的是全自动设备。不过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郑州市的气象监测还是手动操作。百叶箱内是相较一般水银温度计体量更大、精度更准的温度计,对气温进行测量。那么,为什么同样一股寒潮之下,人们所测量的、感受的温度不尽相同呢?阮祥说,气温测量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以气象站内的草温和地温相比,昨日草温的最低值达到了-18℃,地温则是-9.4℃。相对于地面来说,草地的散热更快,特别是草尖有一些霜雪的情况下,蒸发过程中,草体的热量加速散失,这才出现了草温低于地温的情况。但不同的下垫面,比如柏油路面和土质路面,也因为各自的散热程度不同,温度也有相应的差异。
而市民自行测量的气温,就不能准确称之为气温。且不说所持的温度计是否精准,在背阴地方和向阳地方测试的温度,因为太阳直射与否,气温也会出现差异。而在避风地方和有风地方,测试的温度也不同,因为风会加速热量的散失。另外,温度计高度不同,所测出的温度也不同。所以,目前最为科学和客观的气温测量方法,便是在百叶箱内仪器的自动化测量。针对为什么人体感受到的温度比气温更低的问题,其实更好解释。这两天的西北风,风力并不小,持续的吹打,会加速人体热量的散失。好比有人拿着一把扇子持续扇动,人体的热量就会留存不住,随之而大量散失。热量散失,人体就会感觉到冷意,而热量的持续大量散失,人体感受到的便是刺骨的寒意。